姓名 | 章青 | 性别 | 男 | |
民族 | 汉 | 籍贯 | 安徽省铜陵市 | |
出生年月 | 1963年5月 | 政治面貌 | 中国民主促进会 | |
最高学历 | 研究生 | 最高学位 | 博士 | |
现任职务 |
| 技术职称 | 教授/博导 | |
通讯地址 | 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 | |||
电话 | 025-83787978 | lxzhangqing@hhu.edu.cn | ||
学习、工作经历、主要研究方向、业绩成果(教学、科研和管理)、荣誉称号等 1984年、1987年分别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工程力学系,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任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力学与材料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固体力学研究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特邀会评专家。主要社会和学术兼职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九届江苏省政协委员,国际计算力学协会理事,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南方计算力学联络委员会主任,江苏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兼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水力发电学会抗震防灾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理事,《计算力学学报》、《应用数学与力学》、《力学季刊》、《河海大学学报》等期刊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 ①工程结构灾变破坏力学与防灾减灾 ②计算固体力学与工程仿真 ③工程材料的力学特性与本构理论 ④高坝、大型地下洞室和高边坡等重大工程全寿命周期的安全评估 ⑤不连续介质力学与多尺度力学 ⑥多物理场耦合效应以及结构与介质相互作用分析 先后主持、负责和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5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和其它项目60多项,发表论文14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4部。建立了适用于不连续、非均质、各向异性和各类非线性问题的界面元模型和求解体系;提出了坝—水动力耦合问题的加权残量—有限元混合法; 建立了分缝结构接触问题的变分不等式模型; 提出了能够反映混凝土类材料细观特征的宏观损伤演化本构模型和细观破坏分析方法;发展了裂纹扩展分析的扩展有限元法和自然单元法等。 在复杂结构的数值仿真分析,岩石高边坡与地下洞室群稳定和优化分析,高坝与库水、地基体系在强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挡水结构-水体-地基耦合作用分析和作用机理,高拱坝与坝肩静动力稳定性问题,预应力锚索作用机理与加固效应评价,多体结构接触问题,动态施工力学等领域也取得了相关科研成果。多项研究成果通过了国家鉴定,被评为“整体国际领先水平”。并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研究成果先后应用于我国70多个大、中型工程中,解决了三峡、南水北调等国家重点工程的一系列关键力学难题。 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9次(含特等奖1次,一等奖2次)、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等奖励以及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和南京市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 ||||
个人主页 | http://jszy.hhu.edu.cn/zq/ |
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 邮编:211100 E-MAIL:lcxy@hhu.edu.cn